乌拉诺斯之矛级重型战列巡洋舰(俗称大矛)作为前排抗伤核心,在搭配近战英雄时需要特别注意它的防御特性和输出空档期。这家伙虽然护甲厚实得像移动堡垒,但面对混编舰队时容易陷入清不完小船的尴尬,这时候如果硬塞近战英雄进去,可能会让整个阵容的节奏变得拖沓。它的堡垒火炮系统虽然火力凶猛,但优先攻击大型目标的特性意味着需要队友帮忙清理杂兵,否则会出现输出浪费的情况。
其实大矛更适合放在夹击队里发挥突进优势,毕竟它的策略技能可以无视阵型直切后排。但如果你非要搭配近战英雄,记得优先选择那些带区域防空或反小型舰船能力的伙伴。比如有些巡洋舰自带防空无人机,能帮大矛解决烦人的舰载机骚扰;还有些驱逐舰擅长用速射炮清理护卫舰,正好弥补大矛对小型目标的弱势。不过要注意别让近战英雄抢了前排位置,毕竟大矛的装甲系统加点全堆在减伤上,比普通巡洋舰能扛多了。
说到具体操作细节,大矛的动力系统建议点出曲率引擎强化,这样能快速拉近与敌人的距离。装甲系统务必把能量涂层和刚性强化点满,毕竟近战混编时各种能量武器和实弹武器都会糊脸上。它的舰首轨道炮虽然攻城厉害,但冷却时间长,需要近战英雄在间歇期补足伤害。有些老玩家喜欢把大矛和奶船组队,但这种组合在快攻阵容里容易翻车,毕竟维修船那点奶量在激烈交火中根本回不过来血。
当前版本下单纯堆叠近战英雄并不明智。大矛真正的价值在于中后期配合战巡或航母形成压制力,前期可以用些便宜护卫舰当炮灰。如果抽到了它的护甲模块,那确实能质变成超级肉盾,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当功能型前排用。记住这艘船本质上是个带着攻城锤的盾牌,别指望它既能抗线又能清场,合理分配队友职责才是王道。
配件方面穿甲模式的大矛II型会更适配近战阵容,毕竟降低了部分对舰火力换来更多常规武器。但千万别迷信所谓的无敌搭配,实战中遇到能量武器为主的舰队还是要及时调整。毕竟游戏机制决定了没有完美阵容,只有根据战况灵活变通的指挥官才能走得更远。多观察对手的舰船类型和武器序列,比盲目模仿攻略更能提升胜率。